朋友「猴子先生」與「青青小姐」不約而同問:「點樣開設美股戶口?」好,就為他們和各位寫寫這題目。
在香港,買美股其實比想像中簡單。
例如,各大銀行也有提供美股戶口服務,只要如同一般開戶手續,到各大分行查詢即可。
佣金收費方面,銀行當然所費不菲,例如首1000股收18美元,之後額外每股0.015美元。另外,亦會收取月費5美元。
第二個途徑便是證券行,假如你在銀行或證券行已經擁有港股戶口,當然最方便是向他們問問,有沒有兼營美股服務。
至於證券行的收費,有時不比銀行低,例如每股 0.03美元,但設最低收費每宗交易25美元,比起大銀行還要高。
另外,香港有一些本身來自美國,是專打美股市場的證券行。它們有時會採取劃一收費,不論交易金額,每次佣金一律收9.99美元,如果交易密而金額較大,這亦是可以選擇的渠道。
最後,近年就出現了一些極平收費的國際證券網站。在一個網上戶口,你可以同時買賣英、美、日、新加坡、港股等,佣金收費則平到你唔信,港股收費水平與香港證券行相若,而美股則是1000股收1美元!當然,它們的實際收費結構是頗為復雜,但個人經驗是,由於它們收得實在很平,所以基本上相差一角幾毛,你是不會太在意去計算的了,反正每次下單前,你都可以看到預計的收費。
但正是因為它們佣金上收得平,有時一些收費又會令新手客戶感到不滿,例如在一些特別的情況,多次改動未成交的單也會收費。這不似香港,基本上你在網上操作,即使改來改去,也不會額外收錢的。
買賣美股還有很多林林種種的收費,交易所費用、政府費用、增值稅等,基本上要買賣就不能避免。
無論是在哪裡開戶口,日後交易通常以網上進行為主。
在銀行、本地證券行和美股證券行開戶,感覺上是較方便的,因為有職員代辦手續。相反,在最後提到的網站,申請人要在網上自行填寫很多表格,不是複雜的,但要有耐性。在網站收到文件和確認後,便需要親身到這個網站的香港辦公室簽署文件。絕大部分時間,是沒有香港職員和你打交道,如有疑問,主要靠電郵與網站直接聯絡。
除了收費,當然要留意增值服務。銀行和本地證券行,除了基本報價和一些免費新聞外,可以提供的服務就不多。
至於美股證券行,是採用它們美國客戶的同一套平台,所以即時圖表、報價和新聞資訊都會勝過銀行和本地證券行。
而美股網站提供功能十分強大,但如前述,因為佣金收得平,很多服務是逐項收費,例如每月2-3 美元就可以看到美國股票即時報價,另外再多2-3美元又可以看到美國期貨報價,你有需要才申請使用。當然也有一些是免費的(當佣金達到某水平)。
說了那麼多,究竟我的建議是怎樣呢?
如果你像我一樣,一直習慣了網上交易,對於看上來較為複雜的介面沒有太大抗拒,不介意用英文電郵解釋自己遇到的問題,喜歡買賣多於一個地方的證券,而又涉足股票、期權、期貨等,美股網站是最好的,因為它的自主性最強。但它的學習曲線頗陡峭,一開始要自己摸索,甚至要有落錯單(!)、自己懵查查比人收多了錢(!)的準備。
如果,你在買賣上較為新手,銀行和本地證券行也許適合你,它起碼容許你開始下單買賣美股,而毋須理會太多支節。但你要解決一些問題,例如你想看看股價圖的話,便可能要參看如finance.yahoo.com , finance.google.com 這類網站。
如果,你是介乎兩者之間,美股證券行的服務便較合適。主要原因是,它的整個平台是以買賣美股開發,而且一直都是為美國投資者使用,所以你可以從中全面了解到買賣美股的環境,到你熟習到一定程度後,升級至使用美股網站也會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