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專欄作家黃國英今日的文章提到,facebook呈現弱勢,
實有必要避其風頭,但他建議走去攻擊Google和twitter,
我則認為是多此一舉。
這種做法是建基於一個信念(或假設)
Google和twitter比起facebook更弱,一旦下跌起來,
前兩者淡倉的利潤,多於facebook好倉的損失
問題是,如果認為facebook長線無問題
但短線無運行,
則只需利用fb短期期權,例如short call + long put即可
當然,如果你倉位太大,期權深度不夠,用其他股做proxy可以
但小股民,善用期權吧
Tuesday, April 29, 2014
Friday, April 18, 2014
FB技術分析
4/18/2014 1:49AM
周線圖分析如下
先從最平滑的周線圖,分析FB的走勢
3月24日,跌穿EMA 13,同時MACD正轉負
之後兩周,MACD顯示下跌動力逐步加強
FB現處於見高可沽的中長線走勢
日線圖分析如下
4月9日,升穿EMA 13收市,但之後一日跌回其下
63.18成為高位阻力
過去多日,MACD顯示下跌動力逐步減弱
昨日,MACD負轉正,開始出現上升動力
但股價仍處於EMA 13之下,上升趨勢未出現
一旦股價於EMA 13之上收市,
由於中長線是弱勢
便可以把握超買的機會,然後造淡
小時圖分析如下
MACD正數,正在減少,顯示上升動力減弱
但股價仍處於EMA 13之上,上升趨勢未完結,仍有機會再上
Wednesday, April 9, 2014
睇位入市三個常見策略
買股票一定要學識辨別突破位,用來決定何時入市。
不過,對於同一個的價位,不同人就有不同的演繹。
以華潤電力(0836) 2013年7月至12月的走勢做例子。
在這段時間,股價在17.2至18.8之間上落,
更分別在7月、8月、9月連續三次向上挑戰19元高位
部分投資者便會在19元以下,例如18.5-18.9的位置偷步買入
另一部分投資者,則會等待到10月初,
當時股價升穿並企穩19元之上,才以較高價追入
更有耐性的投資者,則會等股價突破後,並且出現回調,
例如10月中,股價沒有進一步上升及下跌,即出現整固形態才慢慢吸納
投資領域千變萬化,這三種做法孰好孰壞,不應該一概而論。
值得提出的是以下幾點:
第一,當股價突破後,不一定會出現回調,股價愈強勢,愈易一去無回頭
所以,最有耐性的投資者,也許最後完全沒有入市的機會,
屆時他亦只好另謀其他投資對象。
第二,當股價突破後,高追便要果斷行動,太過猶疑的話,便會愈追愈高,令成本價不必要的上升。
此外,股價一旦回調,投資者面對帳面損失,會較難決定止蝕時機和價位。
第三,一早偷步買入的投資者,雖然買入價相對較低,
但股價向來是假突破的多,真突破的少;就像華潤電力一樣,要等到第四次才正式突破
在沒有確認轉勢前,期間一樣要承擔股價載升載跌的心理壓力,資金亦會被鎖死一段時間
需要有耐性才能堅持
不過,對於同一個的價位,不同人就有不同的演繹。
以華潤電力(0836) 2013年7月至12月的走勢做例子。
在這段時間,股價在17.2至18.8之間上落,
更分別在7月、8月、9月連續三次向上挑戰19元高位
部分投資者便會在19元以下,例如18.5-18.9的位置偷步買入
另一部分投資者,則會等待到10月初,
當時股價升穿並企穩19元之上,才以較高價追入
更有耐性的投資者,則會等股價突破後,並且出現回調,
例如10月中,股價沒有進一步上升及下跌,即出現整固形態才慢慢吸納
投資領域千變萬化,這三種做法孰好孰壞,不應該一概而論。
值得提出的是以下幾點:
第一,當股價突破後,不一定會出現回調,股價愈強勢,愈易一去無回頭
所以,最有耐性的投資者,也許最後完全沒有入市的機會,
屆時他亦只好另謀其他投資對象。
第二,當股價突破後,高追便要果斷行動,太過猶疑的話,便會愈追愈高,令成本價不必要的上升。
此外,股價一旦回調,投資者面對帳面損失,會較難決定止蝕時機和價位。
第三,一早偷步買入的投資者,雖然買入價相對較低,
但股價向來是假突破的多,真突破的少;就像華潤電力一樣,要等到第四次才正式突破
在沒有確認轉勢前,期間一樣要承擔股價載升載跌的心理壓力,資金亦會被鎖死一段時間
需要有耐性才能堅持
Thursday, April 3, 2014
三條平均線系統
移動平均線是判斷股票走勢的最簡單指標,
一般用法是以兩條的長短日數平均線(例如10天及50天平均線)發出買賣訊號
反而三條平均線就較少人提及
三條平均線的作用是分辨短中長的走勢
只有當三者互相確認才會入市
增加順勢買入的優勢
買入訊號是當短中長三條線順序排列,即短線高於中線,而中線又高於長線
換言之,若只有短線升穿中線,但他們是在長線之下,便是長線走勢未有確認
故此不會在這時買入股票
以長實過去一年的股價走勢為例
雖然去年8月20天線(短)升穿了50天線(中)
但由於在200天線(長)之下
故此暫時不會買入
反之,到了10月中,20天線和50天線分別升穿了200天線
便是真正的買入訊號
雖然,買入價會較第一個「買入訊號」為高
兼且在之後出現了止蝕
但從承擔風險和實際損失角度,都是相當有限的
相反,若果在第一個訊號便買入,短線會有些帳面利潤
不過波動卻很大,例如8月尾的跌幅便很大很急,隨時被震走
至於第二個買入訊號後,股價只是橫行,沒有出現急跌的情況
反映了即是在較高水平,股價反而更有支持,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市場認為長實的基本因素向好,
愈來愈多買家出現,將股價推升至200天線之上,並且不願意短時間內沽貨所致
當然,股價在1月曾經急挫。但當散戶看到20天線跌穿50天線,
即三線走勢不再互相確認,便應在當時沽出,剛好成功避過之後的下跌
股價隨後再度反彈,20天線再一次升穿50天線
散戶又可以安心買入持貨
讀者可以比較,今次比起第一個訊號,股價走勢明顯較勁
尤其是回調幅度有限,可見現價買入的投資者較有信心
相反,第一個買入訊號只是代表了搏反彈,
股價一旦稍有升幅,沽盤便會立刻湧現,將股價推落去。
Tuesday, April 1, 2014
新興與成熟市場兩邊走
醒目的散戶會識得以最簡單的方法,尋找不同市場的機會
例如游走於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搵食
以2013年第四季至2014年第一季的半年間為例,
新興市場表現弱勢,參考EEM、EEB和EWZ三隻ETF,
分別代表整體新興市場、金磚四國(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和巴西市場的表現
期內均出現浪低於浪的走勢
直至2014年第一季尾,情況出現變化,
這便是散戶最期待的畫面,因為但凡有變化,
就等於有機會轉勢,把握到轉角市,
往往帶來很大的利潤
從圖中可見,三隻ETF已見突破下降軌
換言之,新興市場的弱勢告一段落
至於代表成熟市場的SPY,暫時未見轉弱
只是也沒有明顯強勢,看來是突破了2014年初高位
再衝一小段後便是整固,反映新興和成熟市場有對調強弱角色之勢
投資者見此,便可以開始將部分資金調到新興市場
然後再跟據往後的發展調節比重
總而言之,投資不必心急,
如果太早買進新興市場,可能不知要坐艇到何時
反而,等到新興市場開始出現明顯突破,
而成熟市場同時又轉弱,勝算自然更大。
例如游走於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搵食
以2013年第四季至2014年第一季的半年間為例,
新興市場表現弱勢,參考EEM、EEB和EWZ三隻ETF,
分別代表整體新興市場、金磚四國(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和巴西市場的表現
期內均出現浪低於浪的走勢
直至2014年第一季尾,情況出現變化,
這便是散戶最期待的畫面,因為但凡有變化,
就等於有機會轉勢,把握到轉角市,
往往帶來很大的利潤
從圖中可見,三隻ETF已見突破下降軌
![]() |
EEM |
![]() |
EEB |
![]() |
EWZ |
至於代表成熟市場的SPY,暫時未見轉弱
只是也沒有明顯強勢,看來是突破了2014年初高位
![]() |
SPY |
投資者見此,便可以開始將部分資金調到新興市場
然後再跟據往後的發展調節比重
總而言之,投資不必心急,
如果太早買進新興市場,可能不知要坐艇到何時
反而,等到新興市場開始出現明顯突破,
而成熟市場同時又轉弱,勝算自然更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